8月3日上午,市动物园邀请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瑾、邓辉胜教授来园参加大熊猫“丁丁”和“友友”的疾病会诊。
大熊猫“丁丁”“友友”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眼周局部脱毛,脚掌出现黑色素退化,这种疾病在圈养大熊猫群体中较为常见,也屡有类似“丁丁”“友友”这种久治不愈的病例出现。经行业内多年研究及临床总结,其致病原因较为复杂,各种治疗措施效果欠佳,且患病大熊猫病情反复、久治难愈,成为了业界一项久攻不下的难题。
我处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大熊猫健康与福利问题,曾多次邀请权威专家就其病情进行会诊,并采取了多种治疗方案,但一直未能痊愈。同时,我处定期对其进行血常规等健康体检,各项检测结果显示其身体健康状况良好,且食欲正常、精神状况良好。经过近段时间的持续治疗与精心护理,其病情略有好转,眼周脱毛部位有毛发生长的迹象。
根据此次会诊专家意见,我处后续将进一步对其展开病原微生物种类的培养与鉴定工作,以针对性地调整后期治疗方案。同时,继续保持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大熊猫饲养单位和科研单位的合作交流,共同探索与研究,争取早日根除大熊猫“丁丁”和“友友”这一类似的“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