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动物园正紧张有序地开展着野生动物繁殖与育幼各项工作,在全体工作人员的齐心协力下,市动物园2021年动物繁育屡创佳绩。
全球首对圈养大熊猫双胞胎喜诞重庆。6月10日,大熊猫“莽仔”成功繁育一对双胞胎,这是2021年全球诞生的首对双胞胎大熊猫,也是今年中国国内圈养大熊猫首例产仔,引起了行业内及全球的广泛关注。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专家指导与大熊猫“奶爸”“奶妈”的悉心照料下,通过人工辅助育幼,幼崽现生长发育良好,体重已达2142 g、1774 g。
“成渝双圈”成果凸显。2019年初,我处与成都动物园开展了川金丝猴交流合作。今年5月27日,川金丝猴成功繁育1只,历时两年迎来了成、渝动物园川金丝猴合作的首个新生命,也是“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成果体现。
小熊猫种群优势突出。今年6月至7月,小熊猫连产8胎12只,存活10只。近三年时间,小熊猫种群数量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小熊猫累计输出23只,存栏50只。现小熊猫种群基础稳定,储备力量充足。
两爬动物繁育新突破。6月30日,蓝舌石龙子自然繁育3只,打破了我处十余年来两爬动物零繁殖记录。工作人员从环境丰容、饲养管理、优化种群等多方面为两爬动物繁育创造条件,现高冠变色龙、绿鬣蜥、水巨蜥等均有产蛋记录,技术人员已着手开展两爬动物的人工孵化与育雏工作。
自然哺育成效显著。我处一直坚持“自然哺育为主,人工育幼为辅”的原则开展动物育幼工作,以提高幼崽成活率。如在白化孟加拉虎的繁育工作中,母虎产后不主动哺育,在综合评估安全风险后,逐渐诱导母虎自然哺育,现两只幼虎发育良好,这也是我处该物种的首次自然哺育。同时,非洲狮、川金丝猴、阿拉伯狒狒等均为自然哺育。
鸟类重点物种繁育占比提高。充分利用现有鸟类种源,以人工孵化与亲鸟自然孵化相结合,提高重点鸟类繁殖成果。如大红鹳自然繁育5只,人工孵化育雏3只。同时,在 鸟类技术人员多年研究和努力下,灰鹤自然繁育1只,为我处首次;双角犀鸟、琉璃金刚鹦鹉已连续3年均有繁殖。
截至目前,2021年共繁殖珍稀野生动物37种269只,哺乳类21种79只,鸟类16种190只(含人工孵化育雏鸟类9种128只)。